一分赛车彩(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
截至2019年底,上海光机所共有在职职工95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37人),包括两院院士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973计划项目及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重点研发计划高技术领域等专家组成员6人...
一分赛车彩(简称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
上海光机所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按照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发展规划的要求,紧密结合上海光机所“一三五”发展目标,在高功率激光、信息光学、光学与激光材料科技领域与国外开展了实质性科技合作。同时,上海光机所根据各国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合作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策划、设计和组织了若干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国际合作模式。通过组建联合实验室,组织高水平国际会议,承担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和培养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重实效的国际科技合作,提高了上海光机所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
一、组建联合单元,扩大上海光机所的影响力,提升所的国际学术地位。
2012年4月28日上午,中韩高能量密度激光物理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和韩国科技部部长李周浩共同为中心揭牌。李周浩在致辞中指出,中韩联合研究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积极努力,对韩、中两国科技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韩方合作单位韩国原子能研究所是拥有50多年历史的优秀研究所,在原子能领域取得了一些世界级的成果,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上海光机所在等离子体、激光核聚变等方面取得许...
上海光机所十分重视院地合作,近年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紧密围绕先进激光产业链,先后建立了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上海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和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三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在产业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服务企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还与红塔证券等共同组建激光产业基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融合...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作等在内的系列科普工作,获得...
超强激光科学卓越创新简报
(第八十期)
2020年3月9日
上海光机所在宽带可调谐电磁吸波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一分赛车彩激光与红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张龙、研究员董红星领衔的微结构光物理研究团队与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在大规模宽带可调谐电磁吸波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作为前封面文章发表于[Nanoscale, 12, 5374 (2020)]。
超材料电磁吸波器因其超薄尺寸、高吸收效率以及工作范围高度可控等优点在成像、太阳能电池、传感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吸波材料,超材料吸波器厚度可以达十分之一波长甚至更小,非常适用于微型集成光电系统。而其强烈的频率选择特性,使其在传统吸波材料无法实现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现有大部分超材料设计伴随着窄带宽、工作频率固定、加工工艺昂贵等缺陷,极大地制约了其工业化应用进程。
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自组装方式制备的厘米尺寸氧化铝周期纳米孔结构作为掩膜,实现了尺寸为1.5×1.5cm2的Al纳米颗粒阵列。通过设计利用单结构金属纳米颗粒局域等离子体共振与腔法布里-珀罗干涉(FP) 共振吸收峰叠加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可见到近红外波段>80%宽带高效吸收。相变材料锗锑碲(GST)被设计作为可调媒质材料,通过温度控制GST折射率变化,实现了多梯度温度可控的光功能结构。此外,研究团队还通过有限元仿真对实验进行模拟,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很好地吻合,这对相关物理机制的分析验证以及进一步的实验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指导。相较于以往超材料吸波结构的工作,该研究首次同时解决了带宽、可调性及大规模制备方案等阻碍超材料发展的难题,未来有望在太阳能电池、智能传感、成像、彩色打印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的支持。(激光与红外材料实验室供稿)
原文链接
图1 该工作作为Nanoscale 2020 第12卷第9期前封面文章发表
图2 大规模宽带吸波结构示意图及形貌、光谱表征